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也談談2012年台灣大選:沒有主軸

身為一個本業是政治學研究的作者而言,一直避談現實的政治情況或問題,似乎有點未盡社會責任。撇開政黨立場,我也談談觀察這次大選的幾個思考。

2012年1月14日,台灣民眾將選舉新一任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民將投三張票:一張是總統選舉票,一張是區域立委選舉票,另一張則是新設的不分區立委政黨票。

當媒體沸沸揚揚的炒作農舍案、宇昌案、富邦宴,這次大選的熱度始終不如往常。更令人覺得遺憾的,是政策辯論的表現上,候選人們還是一如往常,瀰漫著口號、務虛、分贓、媚俗。

媒體界舉辦了兩次總統候選人、一次副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會。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也辦了一次「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的發表會。有關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議題等滿天飛舞,提問內容龐雜,確實體現了台灣多元發展的種種訴求,但無法務實、聚焦的對話與討論,始終是這些政策議題無法有效論述的原因。

當候選人無法提出具體的願景、政策目標、策略做法時,任何的提問,仍只是類威權時代的「攔轎喊冤」。各界人士只能利用短短的一兩分鐘提出意見,最後加上問句,逼使候選人親口講稿幕僚準備好的資料,然後實問虛答一番。好處是,他們注意到這些問題了。壞處是,他們還是講不出問題核心究竟在哪,也沒有跟公眾指出問題該如何解決。

特別是,經濟或產業政策的論述特別薄弱。這較之以往,是很不尋常的事情。或許在這四年、兩次金融與歐債危機的情況下,政黨們根本還沒好好思考過,未來經濟治理的新模式(這是明年1月底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議程主題)。實在很令人擔心,大選之後,我們的經濟民生問題、產業發展、金融治理,這些錯縱複雜的問題,該怎麼辦。

經濟問題的重要性,不是在如何讓民眾大家都賺錢,而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濟問題無疑是牽涉最多利害關係人的政策議題。牽一髮動全身。但我們的政治人物卻一副打算視而不見。我們只聽到一方說,經濟很好;另一方說,經濟非常不好。然後呢?

另一個問題是大家都迴避,但政治人物也無能解決的,是官僚體系問題。這個問題我會另外再談。官僚系統+經濟政策,兩個有焦距的問題,幾乎就構成了西方政治中左右派思想辯論的主軸。但台灣的政治人物,我看是沒人敢動龐大官僚體系這個怪物。因為這個怪物還是大票倉。

所以我看這次大選,我認為整個選戰的主軸就是:沒有主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