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選戰在即,我們關心藍綠哪一黨可以搶三求四(席),還是老樣的,沒什麼人重視公共議題。見怪不怪了。不過五都首長選舉涉及很多新的地方制度格局變化與挑戰,我們真該關心一下自己所處的都市,未來在空間、權力層次上,在經濟、生態、文化層面上,將來何去何從。畢竟那是我們生活的城市。
五都的都會規模其實都很幅員廣大,這必然對公共服務的輸送與公共管理產生挑戰。要面對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整體都會空間的規劃是如何。這裡講的不是候選人那些華麗的房地產廣告式政見,也不是環線軸心怎麼翻轉又更新的抽象素描畫。這裡講的是,那麼大那麼多人的一個大都會,應該怎麼在空間權力的管理上進行合理思維。
多元中心(polycentricity)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論述與概念。多元中心對反的是傳統單一中心觀念,從一個中心向外緣擴散,形成中心邊陲關係。都市內所有的政治、經濟、文化運作,都集聚在中心地區,由內而外的形成社會階層區位。多元中心也不是多核心,因為多核心是將單一中心的概念,複製在郊外的新市中心,雖然形成空間的分散,但是中心集權與擁塞的本質是不變的。
多元中心是將都會視為多個功能或屬性不同的城市複合體。一個都會,可以有兩個商業消費與政治中心,然後有文教、有自然觀光、有傳統文化、有生態保育、有風格商店區等等種種群聚的中心或園區。甚至更複雜的,在社會結構上,有資本主義主流區、社會福利實驗區、異文化與次文化生活區、有小農生產區、有部落原鄉區等不同的經濟社會機制與政治結構。等等諸如此類的規劃與發展。
多元中心也許看起來像拼貼的馬賽克,但其間的聯繫與互動關係,是充滿創意與活力的。
因此,多元中心都會內,次級地方組織(區)的功能將改變。區不可能再只是聽命於市政府中心的命令。區必須有自己的聲音、自己的夢想、自己的生命。就像在縣級政府的鄉鎮市,必須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根源,有自己的資源連結,有自己的管理策略。以自己為中心,然後尊重鄰近或其他的不同中心,互為中心。這個稱為地方的內生潛質(endogenous potentia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