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有電子書後的知識競爭

電子書的研發推廣看來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了。彩色的、更使用親近性的、儲存容量更大的、更強大與便利的交易平台的電子書,從硬體到軟體,一場電子書大戰悄然成形。

創新擴散的初期,愛嘗鮮的使用者,著重在這項產品的新酷炫功能,以及新的閱讀體驗。進入成熟期後,尤其在不久後普遍商品化後,這項科技對我們究竟帶來什麼改變?

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雖然我還是鍾愛於紙本的閱讀樂趣與經驗,但不容否認的,電子書在某些層面上還是深受我的引領期盼。特別是在外國書或小眾專業的書籍上。國內出版的書,能借得到的我就借,不然就是買。買了也就那樣的錢,紙本的書跟電子的書,內容一樣,價格差不多,但紙本書更有實體感,對我這種小小藏書癖的人來說,我還是寧願買紙本書。

但外文的專業書就不同了。尤其很多新的書,借不到,想買又要一大筆運費,等待書來也是曠日廢時。這樣的情況下,我會很急迫的想說電子書通路中取得這本書。另一種是絕版書,尤其是經典絕版書,如果電子化了,不二話說,我也會花錢買下。

減少物流上時間與金錢的成本,始終是電子網路化普遍發展的重要推力。但這意味什麼?這可能表示我們未來的資訊壓力與知識競爭會更劇烈,而且貧富差距會更大。如果你想的是,有了電子書後可以看很多漫畫跟娛樂報刊,那有一堆人可能虎視眈眈的,準備用很深的口袋狂取各種高價又稀有又即時的內部分析或獨家資訊,知道的人會知道更多,有錢的人會知道更多,會多種語言的人會知道更多。

所以,關鍵還是在人,不是機器。電子網路化是讓機器更靈光。人跟人還是持續的競爭比較,如果你不擴展自身的學習縱深,有電子書後的知識競爭壓力恐怕會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