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

在思考策展(curation)的概念時,這本書抓住我的眼睛了,而長時間沉浸於網路世界,現實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無論是身體病痛、吃喝玩樂、甚至詞窮的時候,腦中閃過的第一念頭就是來估狗(google)一下,沒有搜尋功能我等於少了半顆大腦,所以「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本書主要是在闡述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可以進行網路蒐集、分享最佳內容,提供給其他人使用,擔任公民編輯的角色,也就是經由網路資料的「匯聚」、「篩選」、「展示」、「推薦」,化身為一名策展人。

書中指出策展是辨識品質的一個流程,以敏銳的眼光與好的品味,針對設定的主題,找出最佳及最相關的內容,將其呈現出來,這就是一個策展的過程。這或許有些抽象,也可以說策展是部落格分享的再進化,就像書中寫道「部落客是最早的策展人,因為當你針對特定議題,蒐集資訊並且把這些資訊集中在某一地方時,附加價值隨即產生」。

舉個例子來簡略說明策展人養成計畫吧!首先從真正感興趣的主題著手(書中以烤肉為例),選定一個分享平台,WordPressMobvable TypeBlogger、無名小站、痞客邦等依個人喜好挑選;搜尋可引用的網路資源;閱讀消化,展現你的眼光和品味,轉化為具有獨特風格的網站內容。透過這種雲端策展的行為,來吸引網友點閱,同時也能增加所引用資料的原網站流量,進一步可從廣告中獲利。當然,如何讓你的網站備受矚目,也是一門學問,所以書中導入了許多實務經驗,讓我們可以從這些企業領導(內容策展人)的故事中學習與找尋靈感。

依據這本書的定義,置身於網路世界、分享著資訊的大家,人人都可以成為策展人。在此就藉由分享這本有關「策展」的讀後心得,來開展一個主題為策展的策展吧!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公司成員] 水星創意空間行銷 執行長

水星創意人物登場-- 領航員 陳銘顯 (Dr. Leo Chen)

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兼具專業與親和力,擁有高超的統籌規劃與論述組織能力。對於策展辦會搞活動有莫名奇妙的熱情,所以放棄教職,回到家鄉台中創業。為水星創意的執行長。


[抄錄] How Does the (Harald Szeemann's) Archive Function?

原作者:Francois Aubart and Sadie Woods
背景:Harald Szeemann的檔案工廠有8個房間,作者為了說明,分別替他們命名,並敘述他們個別的作用與功能。

1. Office: In the Office is a computer,  and documentation on exhibition venues.

2. Work in Progress Room: The Work in Progress Room was the name used by Harald Szeemann for the space where most activity took place. It contains mainly letters and invitations. It also houses a collection of videos, a television, and a worktable over six meters long.

3. Monograph Room: is where books on artists are kept.

4. Groundwork Room: contains catalogues of collections and documentation about Monte Verita.

5. Magazine Room: where art magazines are kept.

6. Ritter Saal (Knight's Room): named by Szeemann because of its exposed beams, which give it a medieval feel. It contains theoretical works, photographic archives, and shelves exclusively for documentation on Joseph Beuys and Marcel Duchamp. Szeemann called these accumulations the "Beuys Island" and the "Duchamp Island".

upstairs,

7. Literature Room: contains works of literature.

8. Fax Room: has mainly documents about Szeemann's projects and the eponymous faxes.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設計師Philippe Starck 在TED的演講

17分鐘的演講,在Philippe Starck充滿法國口音英語、說學逗唱的效果下,一點都不枯燥煩悶,十分有趣。他談「對設計的深入思考」,正如同他的作品風格:從日常生活出發,但是獨具洞見與哲學視野。非常適合這樣一個初夏午後。

Philippe Starck在設計界也是屬於創新搞怪的大尾級人物。

他在影片中講到,為何提高自己的眼界視野很重要。但眼高何以又要手低?因為當我們越認清自己在宇宙生命中的存在脈絡(我知道這句話很抽象,因為是「眼高」),就越了解自己當世所肩負與承擔的是甚麼樣的位置,然後從日常生活用品出發,以設計來創造跟解決問題。

突然想起有句曾經背得滾瓜爛熟的八股:
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很抱歉把這麼有趣的影片,介紹的這麼無趣,哈。Philippe Starck可不是像我這樣扁乾乾的描述大道理,他活蹦亂跳的清楚的講述了這一切。我想,大家還是好好打開影片,輕鬆享受演講的內容吧。我相信會很有收穫跟啟發的。

Philippe Starck對設計的深入思考,from youtube,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HTC品牌烙印不足?

在台灣,一般人大多能分得清,Apple iPhone跟HTC(宏達電)兩款手機品牌的不同。

不過,剛剛在研討會上聽一位旅外學者講(他剛見完馬總統)到現在全世界熱銷的東西,以舉例來說明台灣競爭力。他舉的是目前打得火熱、成長最快的iphone跟google-phone。這兩款其實都是台灣製造,尤其是google-phone更是由台灣所設計。

我當然知道他在指什麼。我只是好奇他用的語彙。如果iphone對應HTC(觸控手機品牌),那麼Apple應該對應什麼?就硬體來講,還是HTC,就軟體來說,是google?這樣說對嗎?

我沒有要糾正任何人的意思。但我覺得這個用語很有趣。這表示HTC從品牌名稱詞彙而言,仍不是一個可以朗朗上口的東西。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人們選擇HTC,真的比較多原因,是因為他用google系統。人們似乎把這場戰爭,形塑成apple vs google,而不是apple vs HTC。

這個案對公關或行銷從業人而言,應有一定的啟示。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獨立策展人的始祖Harald Szeemann

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這個概念,是由Harald Szeemann(1933-2005)所引發並用畢生實踐而成的新身分。

1961年,他以28歲秀異的藝術史學者身分接掌伯恩美術館館長。1969年,他策劃了一個堪稱在博物館學史上驚天動地,甚至驚世駭俗的展,When Attitude Become Form,找來許多當時備受爭議的藝術家,以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大膽呈現創新、顛覆、與實驗的精神。這個展毀譽交加,一方面成功的引起了公眾對現代藝術的關注,另方面受到學院與官方正統體制的撻伐。隔年,1970年,Szeemann辭去館長職務,開啟了獨立策展人的生涯,直到生命最終一刻。

研究Harald Szeemann的專家Tobia Bezzola,曾於訪談中敘述了他對Szeemann對當代藝術史的影響:他所承接的、與他所開創的,究竟為何。Szeemann早年的劇場經驗,深刻的影響他對策展的理念。他把自己視為一種「藝術的導演」,策劃各種藝術秀。

離開伯恩美術館後,Szeemann不只創發了獨立策展人身分與角色,也發展出了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巡迴展(traveling exhibition)。這成對的觀念,某種程度扭轉了傳統官院體制對藝術審查的層級結構,將藝術的評斷權力還放給公眾。

1972年,Harald Szeemann承接著名的卡賽爾展第五期展(documenta 5)。這個展每五年舉行一次,前四期是由其創展人Arnold Bode所策劃。Szeemann成功了引領這個負盛名的展走向新境界。

1975年的The Bachelor Machines,1978年的Monte Verita,都為Szeemann創造了新的盛名與里程碑。但他除了偏好壯麗的大型展覽外,他也不斷的從事實驗性強的特展,例如1974年的Grandfather: A Pioneer Like Us,他即運用空間設計來展示屬於他祖父的物件,例如如何呈現祖父在理髮沙龍用過的東西與氛圍。

1988年的Zeitlos(Timeless)也是一個新風格展,專注於展覽空間的新創造。他總是對展示空間與展示物件間的關係充滿思考與興趣,他總是說:They have to breathe,使得空間呼吸(spatial breathing)變成讓展覽有別於超級市場零散堆砌的空間原則。

他也關切,如何創造「空間詩性」(poems in space)。

1990年代以後,他策過了太多「大還要更大」的展覽後,他開始將精力放在挖掘能呈現地方屬性的展覽,並在展覽名稱上標示地區性,如:1991年的Visionary Switzerland,1996年的Austria in a Net of Roses,2003年的Blood & Honey: The Future is in the Balkans,以及2005年的Visionary Belgium。

一個人終其一生,能像這樣專注的扮演好一種角色,甚至為這個世界帶來一種新的身分,並將這個身分在有生之年與之後,提升到一個受尊敬與景仰的高度,這種熱情與創造力,需要傻勁,但其實也是一種大智慧。

延伸閱讀:
對Harald Szeemann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這兩本書:
1. Harald Szeemann: Individual Methodology
2. Harald Szeemann: The Exhibition Maker
這兩本書我是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圖書館讀到的,可在館內閱讀。

另外一個有趣的中文簡體網頁,是介紹Harald Szeemann的檔案室與工作情況,這些資料原則上在上述第1書中都有,無法到館閱讀或不想讀原文書的朋友,可以參考:
http://www.yishushijie.com/magazines/content-591.aspx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王嘉驥的兩個策展說明

一樣引自(程怡嘉,2011),關於另一位國內策展人,王嘉驥:


2005 年「自由的幻象」展覽論述中,主要觀照全球局勢之下台灣的狀況與視野。他指出,由於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發展,使得台灣雖然在經濟和戰略上,與第一世界形成無可分割的共同體,但卻處於全球政治和經濟體系的邊緣末梢。


同年的「仙那度變奏曲」,則借助「仙那度」理想樂園的概念,突顯當代現實世界中「空間變調」所顯現的各種議題,期許觀者反身觀照自己所處的時空位置,進而思考當下全球化景況下的世界實況。

另可參考:
王嘉驥,〈自由的幻象〉收錄於《現代美術》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5),頁24-25。
王嘉驥,〈仙那度變奏曲〉收錄於《典藏今藝術》155 (臺北:典藏出版),頁98-99。

徐文瑞的策展觀念

以下引自(程怡嘉,2011)論文。關於徐文瑞的策展觀念:


徐文瑞策劃展覽著重於觀念的思考,他並不把藝術欣賞局限於視覺層次,乃是運用策展進行議題的討論和思索。這種態度主要來自於,當代藝術對感官經驗的審美所產生的反動。


2005 年「非常經濟實驗室」一展,他聚焦以經濟活動和相關社會結構為題材的作品,討論當代主流經濟體系底下其他經濟體系的可能性及生存空間。鄭慧華對該展的評論中,寫到:「回頭檢視展覽本身,觀者會發現事實上許多作品並非傳統的『創作』。它們結合了不同形式的紀錄、行動、影像和文件。或更進一歩推敲,這檔展覽意圖將藝術與社會運動結合,或甚至將社會運動的理念不經轉換地直接呈現」。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獨立策展人的社會運動屬性

獨立策展人的身分,是一種對抗國家權力強加藝術審美認知與社會動員的具體實踐。

政治力掌握並支配藝術標準與審查執行等各項活動的機制,漸凍了我們的獨立思考與自主行動能力。從而對社會結構只能無力而無奈的服膺,無法創造或實驗新的可能性。

從師大夜市案到文林苑都更案,揭露的訊息是,我們除了急驚風式的社會運動參與外,更需要一些慢郎中式的反思性社會參與。將社會運動或社會批判以策展形式呈現與再現,是我們亟需要做的工作,也應是一種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