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獨立策展人概念的發展歷程

以下轉引自

程怡嘉,2011,《台灣「獨立策展人」在藝術場域中之文化生產者角色-以2000-2006年台北雙年展為例》,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當前關於獨立策展人的研究,多數依據Szeemann的發展歷程,將獨立策展人定義為:官方之外的展示策劃人員。

1961年,藝評家Szeemann時年28歲,成為伯恩美術館館長。八年任期,不斷嘗試發掘位於藩籬之外的藝術創作,衝擊藝術世界既有的認知價值。

1968年,採用地景藝術家Jaracheff Christo進行包紮整座美術館的創新手法。

19695月,Szeemann在伯恩美術館策劃「當態度變成形式」(when attitude becomes form),力邀當時備受爭議的藝術家,如Joseph Beuys, Lawrence Weiner, Hans Haacke, Claes Oldenburg。另外還有:因在館外非法張貼海報而被逮捕的Daniel Buren,以及以重達210公斤鉛球毀所柏油路面的Michael HeizerSzeemann充分展現「創新」、「顛覆」、和「實驗」的精神。

他意圖揚棄現代藝術中對於物質形式的審美認知,而飽受機構施壓及學術抨擊。

1970年辭去館長職務,在接下來的30年期間,持續接受商業贊助,以個人身分舉辦為數眾多且深具爭議的藝術展示。

1975Susan SollinsNina Castelli Sundell在紐約成立「國際獨立策展人協會」(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ICI),承襲Szeemann實驗性的精神,欲解放具有固定收藏和既有空間的展示形式,傾力支持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追求更多元豐富的藝術型態。

侯瀚如談到展示策劃應有的態度時,說道:「每一個展覽都是新的可能性,來提出一個新的實驗」。獨立策展人不同於美術館內的展覽策劃人員或一般約聘性展覽策劃者,他們致力於與現代藝術的學術意識劃開距離,並與當代藝術學理和社群保持密切關係。